酷游世界平台V.1.26.52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部由习近平担任起草组组长的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事关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历史高度。曾经有一个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饮水安全、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环境污染问题呈高发态势。“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问,传递出中国将要下大力气扭转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趋势的鲜明信号。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向世界阐述中国的发展理念:“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次演讲引发强烈共鸣。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由126个岛屿组成,坐拥得天独厚的海岛资源。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平潭考察时指出,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平潭的“真宝贝”,不能毁了“真宝贝”,引来一些损害环境的“假宝贝”。他强调,要把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软环境搞好,这样才会吸引更多企业和人员前来干事创业。总书记关于真假“宝贝”的论述,指向的正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发展辩证关系,蕴含着“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的深远考虑。近年来,平潭大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治理,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打造“零碳”国际旅游岛、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海洋经济呈现欣欣向荣态势。“真宝贝”是大自然赋予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如丰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多样的生物、特殊的地形气候等,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假宝贝”则是错误的发展观念和做法,如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引进污染严重、能耗高的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最终得不偿失。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总书记的一系列深刻论述阐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社会财富,更是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顶层制度设计,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一体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鼓励各地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青海推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旅游揽金富民;贵州赤水围绕竹子做文章,竹产业年综合产值达73亿元;浙江首单红树林碳汇交易落地苍南,红树林生态环境修复反向哺育经济发展……2016年,我国启动“山水工程”,即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涵盖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海岸线整治修复、滨海湿地修复等多个生态区域。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世界肯定。曾有外国专家评价:“中国环境治理经验可帮助其他国家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国高层领导对环境治理的坚定决心和整体规划。”“不能毁了‘真宝贝’,引来一些损害环境的‘假宝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总书记的论述深刻影响着新时代我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的转变。
酷游世界平台彝族姑娘吉玛次呷身着民族服饰行走于乡野间的一则短视频,今年5月在互联网走红:她耳戴齐肩的银饰挂坠,头顶黑色圆帽,肩上是宽大的披毡,深邃眼眸望向镜头。阅者留言,她的眼睛里藏着大山的连绵。面朝邛海、背倚螺髻山,旅拍摄影化妆师吉玛次呷工作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石板古村被山川、湖泊萦绕。她服务的店铺里挂满彝族、藏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服饰,眼下还未到旅游旺季,店里已有不少游人慕名而来。曾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驿站的大石板古村拥有数百年历史,大石板集市始建于明代,以集市为中心铺设的青石板古道两旁分布着旅店马店、茶馆酒肆、商铺作坊、百年古庙。如今,这里马帮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身着民族服装、在镜头下体验民族文化的各地游客。然而在一段时间里,随着茶马古道逐渐没落,大石板古村从昔日的物资交易重镇变成普通渔村,村民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渔村生活。在村里长大的旅拍摄影店店主孙静告诉记者,曾经,这里多是陈旧破败的土坯房,许多老屋年久失修。2019年10月,四川启动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改革。隔年,古村完成村级建制调整,三村合并的大石板社区成立。自此,过去商贾云集的古村落以新样态保留下来,古朴村容得到重塑。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大石板古村就地取材建立“山、水、林、田、路”的传统村落体系,并让沉睡的“老宅”焕发新生。自邛海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在环湖路内的百姓全部搬进了古村。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冬暖夏凉的舒适气候,加之自然人文景观得以修复,古村发展旅游条件成熟。村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在家门口增收。2023年初,孙静与合伙人蒲国开在西昌建昌古城的旅拍店铺租约到期。一番寻找,她发现自己生长的大石板古村是最佳的新址所在地。孙静介绍,刀耕火种成了过去,现在的古村是年轻人“打卡”邛海的必来之地。旅拍摄影所需的民族服装比彝族居民日常穿着的服装更显鲜艳。孙静说,有了短视频平台,大山古村里的旅拍生意也能跟上潮流。“浅色的、反差更大的民族服饰受到游客们青睐,店铺订购了一批改良的民族服饰,加上近年流行的马面裙、泉州‘簪花’等‘新衣服’,游客可有更多选择。”归心“12间”是大石板古村壮大集体经济自建自营的一家精品名宿。肖文婷是民宿经理,也是村里返乡工作的大学生。她说,2023年以来,每逢节假日,村内的酒店、民宿可谓“一房难求”,单日接待游客人次过万“不是什么惊讶的数字”。来大石板的游客从省内游客到全国游客,再到海外游人,村里的管理、接待水平也在相应升高,村民们的眼界也更宽了。在彝族摄影师里合看来,旅拍是介绍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窗口。他说,当远道而来的顾客把照片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也是在推广民族民俗文化。吉玛次呷走红的短视频下,不少人感叹民族服饰的“高级之美”。她与留言者互动,介绍服饰之外的民族文化、山水风貌。孙静说,游客常抱怨国内一些“网红”景点“千篇一律”,大石板古村旅游要想避免昙花一现就不能“乱了风格”。“潮流元素让游人有丰富选择,但各民族在大石板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的文化之美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完)
酷游世界平台2024年高考倒计时2天。面对这场人生“大考”,已“上岸”的大学生有哪些“独家记忆”?随着时代变迁,他们如今看待高考的视角有哪些新变化?高考究竟意味着什么?有大学生给自己的高考表现打十分,“因为觉得人要学会和自己和解”;有人认为高考是通往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平台的机会,也有人表示实现梦想路径很多,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一起跟随镜头去看大学生眼中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