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红海官网下载V.4.14.30(体育)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中新网6月20日电 据国防部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军事合作代表团于6月11日至20日赴瑞士举行中瑞国防部工作对话并访问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期间,代表团分别与三国防务部门进行会见会谈,围绕两军关系、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等交换意见,就推进双边防务合作进行磋商,进一步丰富了中方与相关国家防务合作内涵。在瑞士期间,代表团还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进行了交流。
创世红海官网下载中新网杭州6月20日电(鲍梦妮)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从千百年前的鱼米之乡,到杭州“融沪桥头堡”,对于大运河杭州段入城口临平区而言,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定位始终与大运河紧密相连。2023年,临平接待旅游总人数480万人次,增长19%;实现旅游总收入70亿元,增长12%;运河·塘栖古镇历史风情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大运河环线入选浙江省十大最美农村路……翻开地图,可以发现京杭大运河水系在三个方向流经临平——古运河上塘河居中、京杭大运河在西、运河二通道在东,形成了三面环绕、中线贯穿的地理空间结构,使临平成为杭州乃至浙江“运河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千年前的运河边,妇人相约二三,取运河水倒入盆中,将煮好的蚕茧如数泡入水中,漂洗、撑开、晾晒……莹洁如玉、滑爽柔软、透气排湿的清水丝绵由此成形。文化因河而生,产业因河而兴。无论是作用于蚕桑养殖业,还是沟通南北的漕运,大运河为临平丝绵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2009年,临平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类似的例子在临平还有很多。如20世纪30年代,超山所产的梅果蜜饯依托码头的交通优势远销全国。以“古、广、奇”闻名的超山梅花,亦令晚年的吴昌硕魂牵梦萦。又如“运河三老”之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将国内首个京杭大运河与铜文化相“熔”的主题艺术馆落址临平。致力于“还河于民”的临平深知,唯有让沿岸儿女拥有更多机会贴近运河,水乡美景与市井生活的烟火气相融,悠悠河水方能灌溉出勃勃生机。三年前,临平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重点对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研究挖掘、生态环境保护等“软件”进行提升。“这里在以前还是一片半裸露的土地,植被覆盖率并不高。自从我们村被划入绿道建设片区后,生态环境的改变肉眼可见,未来的藕粉生意应该会越做越好。”顺着当地村民沈师傅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本破旧暗沉的工业厂房,已经面貌大变,成为一个集藕产品售卖、藕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共富驿站。29公里的郊野绿道,将大运河临平段沿途城镇间的生态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民俗串珠成链。依托于此,临平多次举办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主会场活动,并发布首条大运河(临平段)休闲骑行线路。“改善运河水质和沿线环境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少地去干预遗产本体,要通过运河文化来提升周边的人文精神,让更多的人享受文化遗产的浸润,这样才能真正地让遗产‘活’起来。”曾参与大运河申遗工作的临平博物馆首席专家陆文宝说。大运河美食·非遗集市、美食挑战赛、“京杭对话”寻味运河……这几天,临平热闹不已。其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文化周活动以美食文化、丝绸文化串联起运河沿线古镇,旨在让群众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领略江南水乡风情。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塘栖镇,自元末起商贾云集,蔚成大镇。2022年,塘栖与张家湾、杨柳青、瓜洲、南阳、南浔、崇福、乌镇等八大运河古镇联合发起,携手全国大运河沿线古镇共同筹划了中国大运河古镇联盟。如今,联盟“朋友圈”已扩大到47家古镇,共同发布《大运河研学游线倡议书》《大运河古镇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宣言》。“研学看运河、游运河、品运河、赏运河,可以让人们真正领悟到大运河厚重深邃的人文历史,同时为古镇的发展带来人气。”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胡惠君表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临平与运河的故事。据悉,临平已与西泠印社达成战略合作,并不断加强与复旦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交流合作,召集专家学者组建起一支大运河文化研究队伍,聚焦漕运水利、运河商贸、非遗民俗、古镇文化、美食文化、历史人物等方面的多学科现代化价值研究。同时,临平积极拥抱当下流行的微短剧等新兴文化产业,以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和推广运河文化。不久前,“2024·来浙行大运”微短剧精品创作计划落下帷幕。在政府的牵线下,10部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微短剧剧本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向影视转化。面向未来,以临平为代表的运河沿线杭州城区正探索更多可能。《杭州市大城北地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将临平塘栖、崇贤等地纳入大城北地区新一轮规划,提出强化塘栖江南运河名镇等三大核心展示园建设。
创世红海官网下载中新网银川6月21日电 (李佩珊 眭锦华)历经三个月选拔,6月19日至20日,宁夏全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决赛在银川市举行。此次竞赛主题为“石榴花开校园·籽籽同心向党”,旨在引导师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进一步推动全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效、走深走实。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竞赛吸引了宁夏1000多所学校的近6万名学生参赛,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参赛对象为宁夏各大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分为高校组和中小学组两个组进行比赛。竞赛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为基础,以宁夏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手册》和《全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为主。决赛现场,参赛选手们历经“步步为赢”“一战到底”“谁与争锋”“非常了得”“巅峰对决”5个环节,全面展现了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成效,充分展示了宁夏教育系统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办好“大思政课”的育人成果。经过激烈角逐,宁夏医科大学、中卫市教育局代表队分获高校和中小学两个组别一等奖。高校组和中小学组还分别评出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据悉,此次竞赛是宁夏教育系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宁夏教育系统确定了10个方面30个“一”的任务,将通过开展一次专题学习活动、开好一批专题课程、培育和选树一批示范学生社团、建设一个优质网络资源库、遴选一批主题歌曲、建强一批科研基地、争创一批示范单位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办学治校各领域、教书育人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