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易倍官方网站下载V.6.55.5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APP下载
中新网昆明12月15日电 (陈静)第二届高校缅甸语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本次活动共吸引130余个短视频作品参赛,内容涵盖留学生活vlog、歌曲MV、传统文化推介等多个领域。最终,来自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的8个作品获得一等奖。2022年,首届高校缅甸语短视频大赛顺利举办,来自全国23所高等院校的学生们踊跃参赛,促进中缅民心相通。第二届高校缅甸语短视频大赛由中油国际管道公司、东南亚天然气/原油管道有限公司、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主办,以“同心共筑、未来之桥”为主题,在中缅高校同步开展。“第二次举办短视频大赛,同学们的热情更加高涨、参赛视频的质量也大幅提升。”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院长孔鹏介绍,参赛学生来自中国和缅甸,短视频用缅甸语呈现“同心共筑、未来之桥”这一主题,旨在鼓励两国青年学子通过短视频这一形式开展跨文化传播、搭建中缅民间友好交往桥梁,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云南大学缅甸语教师、本次短视频大赛指导教师庞俊彩介绍,中缅学生在主题、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不同,最终呈现的作品精彩纷呈。既有展现个人留学经历的vlog,介绍中国美食、传统文化的精彩短片,还有歌颂中缅胞波情谊的歌曲MV和民间交往故事。“青年学生迸发着蓬勃朝气,将中缅友谊用充满活力的方式传递出去,带给受众新的惊喜。”她说。来自缅甸的留学生张仙珑和其他在昆缅甸留学生共同策划拍摄了《一山一水胞波情》翻唱缅语版MV,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她说,“大家一起翻译歌词,排练舞蹈,选择昆明的景点进行拍摄,过程中配合默契、团结一心,为留学生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非常难忘。”云南民族大学缅甸语专业杨杰伊的作品《留学缅甸|青春缅甸行,桥连中缅心》获本次大赛一等奖。她高兴地说:“我在首届高校缅甸语短视频大赛中只获得了优秀奖,这次荣获一等奖,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杨杰伊表示,通过此次比赛,她认识了更多缅甸朋友,作为新一代学子,更应该在互联网短视频时代积极发声,讲述两国青年交流交往故事,让两国友谊更加深厚,携手共向未来。(完)
emc易倍官方网站下载近日,《上海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印发,该《方案》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方案指出,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显示,上海市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上述方案根据国家“健康中国”相关文件制定并实施,涉及5个部分16条主要措施。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自2024年起进一步完善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促使本市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方案注重不同人群的分类指导及其体重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如针对孕产妇,重点是提供孕期营养示范性一体化服务,孕前维持适宜体重,孕期合理增重,产后减少体重滞留,预防低体重儿、巨大儿等发生;而针对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重在强化体格生长全面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以及身体活动和运动指导;针对学生,重点是培养儿童青少年形成动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帮助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做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减少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调整饮食结构、测量体重、测量腰围),研制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筛查转诊标准和肥胖干预工具包,试点开展超重肥胖学生精准干预;而针对职业人群,其重点是指导加强体重监测和定期体检,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职工健身驿站、健身角等,丰富职工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职工的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等;针对老年人,重点是指导适口餐食、适当运动、维持适宜体重;慢性病人群重点开展体重、腰围、体成分、血脂等监测,随访管理中提供运动干预和营养膳食指导。 在社会层面,共同推进体重管理进家庭、进社区、进医疗卫生机构、进餐馆食堂等,强化家庭、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作用,引导企业研发体重管理新产品,丰富科学锻炼方法和器材;在医疗卫生层面,鼓励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肥胖防治等门诊,制定体重分级管理规范,依托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运动处方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为重点人群提供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规范诊疗服务。 此外,方案同时注重科普宣传,提升公众体重管理意识。包括强化科学指导、创新科普形式、提升科普能力。强调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编发“健康体重”市民健康知识读本、组织专家和志愿者参与、运用多种媒体和渠道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科普。 与此同时,方案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体重管理模式,研发体重管理智能穿戴设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定个性化营养、运动干预方案中的应用。
emc易倍官方网站下载湖南既是吃辣大省,也是产辣大省,其中,樟树港辣椒远近闻名。得益于当地特有的盆地小气候,这里出产的辣椒脆、嫩、软、糯,广受市场欢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樟树港辣椒的生长对环境、气温要求较高,亩均产量仅为普通辣椒的四分之一,成熟期也更长。为了在保护品质的同时提高产量,当地与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合作攻关,通过增加品种耐寒性、增加补光加热设备等方式,推动樟树港辣椒提纯复壮、增产提质,选育出早熟和适合秋季种植的品种。种植周期短了,规模大了,产量效益高了。目前,樟树港辣椒种植面积约1.2万亩,总产值超5亿元,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每亩超5万元的收益,樟树港辣椒品牌价值超6.94亿元。走进位于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茧新科桑蚕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智慧化养蚕工厂里,AGV(自动导引运输车)小车往来穿梭,机器人替代了蚕娘,蚕宝宝吃上了营养餐。长条状的褐色饲料由豆粕、玉米、桑叶等制成,外表平平但富含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中茧新科董事长范茂林介绍,经过多次品种改良和配方调试,创新培育出适应饲料化喂养的广食性蚕品种。“蚕宝宝不吃桑叶吃饲料,吃得好、吃得香、长得快,摆脱了对桑叶的高度依赖,突破了传统养蚕的季节限制,实现全年365天不间断产茧。”蚕桑业规模化、产业化带来效益提升。公司自主研制了智能化养蚕生产线、蚕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和净化系统等,通过工厂化养蚕,目前1平方米能养2000只至3000只,养蚕密度达到了传统人工模式的近5倍,而数智化技术更可使生产效率提高1000倍左右。同时,企业还向当地农户提供桑苗、技术和市场支持,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来到有着“楠竹之乡”美誉的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竹海绿意盎然。桃江县拥有竹林面积115万亩,楠竹蓄积量居湖南第一位、全国前列。当地围绕竹产业做足文章。在马迹塘镇笋竹特色产业园,极野食品有限公司利用速冻锁鲜技术,让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鲜笋的美味。一墙之隔,桃江植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竹子的边角料中提取竹纤维,加工制成饲料添加剂,为家畜提供营养。依托丰富的竹资源,桃江持续推动特色竹产业“全链条重塑、全领域应用、全方位融合”,从竹笋、竹头到竹茎、竹尾、竹屑开展全竹利用,同时打造竹旅文体康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群,带动16万从业人员在本地就业,人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桃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夏薇向记者介绍,针对出口订单账期长、资金回笼压力大等实际情况,桃江高新区与益阳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推出金融服务产品,为园区竹产业企业提供外贸订单贷,对上游供应商白名单企业进行联合授信,凭订单信息为供应商提供生产启动资金,在产品到达港口后将剩余应付货款付给上游供应商,提供担保结算服务,确保快速回笼资金。“通过深度整合贸易链、金融链与供应链,为生产商、贸易商提供资金便利,实现生产快速周转。”夏薇说。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不少银行也主动加入链条。中国农业银行益阳分行桃江县支行积极对接竹产业发展中心,近3年累计为桃江县137家竹木加工企业投放低成本、免抵押的短期融资1.52亿元。在农行桃江支行的资金支持下,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竹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