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官网是多少V.3.58.65-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下载
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 (记者 许婧)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17日在沪发布。该书运用文献、图像和实物,从马面裙的名称溯源到形制流变,全面探索这一经典服饰。作为国内第一部马面裙学术专著,《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首次从中国传统色彩角度展开体系化研究,归纳198种中国传统色分类,制成“华彩·国色”色卡第一版;系统梳理目前各明墓出土的马面裙类型,形成文物名录;106件马面裙实物详情,200张高清纹样结构细节图,真实再现马面裙之绝美。“马面裙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十分经典和极具代表性的款式,其历史源远流长,外观独特,工艺精美,功能合理,凝聚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美用一体、以文载道的人文思想。”该书作者、东华大学校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介绍,这里的马面并非马的脸,而是指敌台、墩台、墙台,最早见于《墨子》中的《备梯》与《备高临》,因外观狭长形如马面得名。它是探出城墙的一个T型结构,可与城墙形成角度,以便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而马面裙的裙门,跟这种马面的形状特别像,所以就被叫做马面裙。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包铭新,是国内较早开展马面裙相关研究的学者之一,也是贾玺增的导师。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裙由多块裁好的衣片组合而成,有些地方需要拼缝,有的地方相叠而不用缝合,有些部位需要收褶或打裥,露在外面的部分会施加各种装饰,或提花或绣花或印染或加金。马面裙集以上特征于一身,是中国古代裙子长期发展的结果和产物,称之为“中国最美服饰之一”实至名归。较同类书籍而言,该书首次以中国传统色彩为切角展开研究,对马面裙所呈现的百余种传统色提取分析,表达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特色。据了解,马面裙上绚丽的色彩不仅表现在面料和阑干上,通过刺绣、拼布等工艺进行纹样装饰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一件“红色暗花绸缀纳纱绣八仙纹凤尾裙”,红色暗花缎地,采用纳纱等绣法绣制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纹样,两侧各裁成8条。前后马面部分纹饰相同,以各色彩丝绣制遨游云海的飞龙,龙首、尾处采用孔雀羽线绣制。八仙纹样位于裙两侧的彩条之上,造型生动有趣,绣法工整,配色丰富。色彩的魅力不止于缤纷繁多的种类,更有同一色系深浅不一的韵味,如“镂空地三蓝打籽绣‘八仙过海’马面绣片”便是如此。“三蓝绣”是受青花瓷器影响而产生的刺绣针法,采用多种深浅不同而色相统一的绣线绣制而成,其主体纹样为绣球花,此花古称“八仙花”。背衬一枝海棠,暗喻“八仙过海”。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有AI赋能加持,读者通过手机扫描图书版权页上的二维码,不但可以获取出版社附赠的马面裙相关讲座视频,更可以与该书的AI智能知识助手进行互动问答。此外,由上海纺织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海澜中国传统服饰与色彩研究中心、东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衣生万物传统重构——五色华彩马面裙”展览于5月18日至7月18日在上海纺织博物馆三楼专题馆举行。“马面裙近年来深受国内外民众喜欢,也是中国传统服饰从传统走向当代,从博物馆、书本走向大众日常生活和时尚的一个经典代表款式,展现出最具中国特色的时尚新风潮,因此我们选择马面裙作为《中国最美服饰丛书》的第一本,它的出版是我们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与发展的有益尝试。”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陈珂说,接下来,《中国最美服饰丛书》将在中华传统服饰美学方向持续深耕,从具体传统服装形制和配件出发,如云肩、挽袖、褙子、襦裙等,带领读者一步步体味藏在中华传统服饰中的东方美学。(完)
k1官网是多少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网站报道,一项15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杂志的最新研究称,地球上第一批温血恐龙可能出现于约1.8亿年前。报道称,科学家们曾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之后有研究表明,一些恐龙能够调节自身体温,但这种转变是何时以及如何发生的仍然是个谜。这项最新研究认为,第一批温血恐龙可能出现于距今约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温血生物,包括人类、鸟类,无论周围环境冷热,都能保持体温恒定。冷血动物,包括蛇、蜥蜴等爬行动物,依靠外部环境来控制体温,如晒太阳取暖。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这项新研究基于1000多种恐龙化石和古气候信息,研究了恐龙在地球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三大主要类群中的两大类恐龙,即食肉兽脚类恐龙和食草鸟臀目恐龙,在侏罗纪早期迁徙到了寒冷地区,这表明它们可能已经进化出了恒温能力。
k1官网是多少青海是中国锂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2023年,青海省生产碳酸锂11万吨,同比增长49.4%,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8倍、1.3倍、37.6%,建成全球单体最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碳纤维产量增长1.2倍。据介绍,该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分为调研、编制、评审、成果转换4个阶段,技术支撑单位将从核算方法、规划建设、能源利用、资源环境、运营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制定南川工业园区晶硅、锂电产业零碳标准体系,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扎实推进零碳产业园落地提供统一、清晰的前瞻性指导,形成可执行、可参照、可复制的规范标准。